English

综合治理首都北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思路

2001-03-2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杨连云等同志承担的1998年度一般项目《河北省坝上生态农业建设与改善京津环境质量研究》的最终成果是研究报告《坝上草原生态农业建设与改善京津环境质量研究》。该报告基于京津北部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其与京津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坝上草原生态不断退化、环境不断恶化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思路与对策,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报告指出,草原生态退化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环境和经济问题。草原生态是坝上生态经济的支柱和根基。然而目前坝上地区沙化和盐渍化土地面积合计已占其总土地面积的47.0%,草场盖度仅为44%,较50年代初下降了46个百分点,其中盖度不足10%的重沙化面积占坝上总土地面积的4.1%;土壤风蚀、水蚀模数分别达到3000吨/年·平方公里和1200吨/年·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所造成的恶劣影响,首先是大片的荒漠化土地已在京津北部不远处形成两条百里风沙移动带,构成了对北京市最严重、最直接的风沙危害,不仅严重威胁着首都正常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同时也损害了首都的国际形象;其次是官厅、密云、潘家口三大水库淤积、塌岸现象严重,输入京津的水量不断减少,滦河支流枯水季节经常断流,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第三,坝上地区是河北省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也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河北乃至国家每年把坝上地区的扶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然而却收效甚微。

导致坝上草原生态迅速恶化的深层原因,该成果认为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坝上地区生态系统功能定位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新中国成立50年来,坝上曾提出过“以合”、“以农为主、多种经营”等多种不同的发展指导方针。造成这种决策上多变和失准的根本原因是政策性的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定位不准。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把坝上生态系统的功能自觉不自觉地定位在生产功能上,试图通过其自身资源的开发达到解决由于人口增长和贫困所带来的全部问题的目的。结果是生态功能丧失,生产功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生活功能的发挥也受到限制,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恶化。第二,经营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种植业广种薄收、畜牧业自然放牧一直是坝上地区农牧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甚至全国普遍推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仍没有根本改变。草场使用经营权属不清的结果是保留了一块相当大的公用放牧地,长期处于无价或低价状态,成了一块不吃白不吃的“唐僧肉”。第三,上下游之间缺乏具有约束力的一体化环境整治机制。经济建设具有行政区划的明显特征,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则没有也不应有行政区划,这是由生态环境的外部性所决定的。

报告就恢复坝上草原生态、提高京津环境质量提出了以下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一、转变观念。必须跳出“半农半牧”的固有思维框架,把退耕还草还林、建设生态环境、发挥生态功能作为坝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方向,即“生态优先”原则。二、加速退耕还草,建设、优化生态经济结构。坝上经济发展要紧紧抓住生态经济结构尤其是生态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三、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深化农牧业体制改革。解决草场退化的最根本办法是在退耕还草的基础上统一实行草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四、加强京津冀的联合与合作,建立稳定的资源补偿机制。建议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政府专门就冀西北及京津北部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立协作领导小组,统一制订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基本原则,协调和建立资源补偿机制问题。五、建立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综合决策和监管机制。六、严格控制坝上地区人口增长,积极发展文化教育和培训,提高坝上人口素质和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大坝上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实现投资社会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